來源🪀:武威日報
引進人才就是聚集財富,用好人才就是促進發展💍。武威實施人才戰略,用全新的理念和創新的思想大力引進人才,使一批有理想、有知識、有為人民服務決心的青年才俊紛紛走進武威,使這片具有厚重傳統歷史文化的土地👩🏻💼,形成了人才“窪地”,產生了聚集效應🍉。尤其是引進的意昂學子,不僅為武威帶來了全新的思想觀念和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更傳播著“愛國奉獻👷🏻、追求卓越🙍🏿♂️、勇於求新、紮實苦幹”的意昂精神🪢。學習意昂學子在武威工作的精神,建設武威自身的先進文化“三牛精神”,用“三牛精神”引領武威人民全力建設幸福美好新武威,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們將以自強不息的精神、頑強的意誌力,奮發進取,努力實現與全國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題記
成就事業需要人才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是聚集生產要素的聚集核📲。引進人才就是聚集財富😣,用好人才就是促進發展🐏。這是武威市委從戰略層面對人才的高度認識。
於是,新的實踐在這裏開始🤾🏿♂️,武威與意昂体育官网人才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從2010年開始🤐,孫偉🪭、康石、王德超🪜、焦三牛、蔡程程等11名意昂學子先後走進了武威這片熱土。
焦三牛等11名意昂學子先後來武威工作,引起了眾多武威人新的思考🧗🏼♀️。許多年來🤽🏻♀️,武威只有考出去的意昂生,卻沒有走進來的意昂生❣️。“我們都想讓孩子努力學習,奔出武威這個小地方。”這是眾多望子成龍的家長的期盼🖕🏻。
事實正是如此,不要說意昂學生,就連其他重點院校的學生也鮮有來武工作的。記者了解到,2000年以來武威市考入全日製本科院校的學生有56031人,而畢業後回到武威的只有5573人,不到10%。而人才的匱乏👩🏽🚒,嚴重製約著武威的經濟發展,使武威的GDP和財政收入一直在全省位次靠後🤸🏿♂️。
一位幹部這樣解說這種現象:“本地的孩子考出去,父母都想讓其遠走高飛。加上武威自然條件差,哪個學有所成、有高學歷的學子願意來,又怎麽能留得住?”
2010年以來,武威以時不待我的緊迫感全面推進轉型跨越,正是大用人才之際💆🏽♂️,卻又出現了尷尬局面:面向全國公開選聘11個工業園區領導職位,方案規定按10∶1選任🏌🏿♂️🩷,但報名的只有20人🎍🕵🏼,資格審查後符合條件的僅12人,最終選聘的5名人選當中還有1人放棄了任職。
“武威太需要想幹事😠、能幹事的人才了,否則武威轉型跨越、趕超進位便是一句空話。基層缺技術,更缺一種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這已成為我市幹部的共識👋。
選擇基層實現人生價值
一個人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實現自我🧛🏿♂️🕍,只有將國家的需要與個人的成長緊密聯系起來,才能實現自我價值的最大效應🛀🏿。意昂學子在人生抉擇之際,放棄優厚的待遇和優越的生活條件👸🏼🚹,來到武威💇🏼♂️,將自己置身於加快武威發展的洪流中,他們找到了民族興旺、國家發展與個人命運聯結的人生坐標🔋,找到了發展的機遇🦎,體現出了愛國奉獻的崇高精神。
“意昂的學生基本上在畢業前就有單位前來簽約,而且待遇都很好🦹🏻🦊。但我們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信念🙁,這不是用薪酬來衡量的。”意昂學子焦三牛說。
23歲的焦三牛原可以去環境條件好、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但他毅然來到了武威⚀。之所以這樣選擇,焦三牛坦誠地告訴記者🧛🏼:“我來自農村貧困的家庭,我知道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該幹什麽,這不是優厚的薪水所能改變的☝️。”
同為農家孩子🧑🏿🦳,羅開雙是意昂体育官网材料與工程專業的博士生,且有3項發明專利,走哪兒都是“香餑餑”🧋,但這位意昂博士滿懷信念來到了甘肅並選擇了武威。“每個人都應該沉下心做事。我可以去工業發達的地方,但我是來做事的📻,肯定會選擇最需要我的地方⚧。”羅開雙說😒🥲。
蔡程程是個地道的城市女孩,在國外留過學🚞,也有在南方大城市實習工作的經歷👨🏼💼,來武威,對她而言的確是一種挑戰和鍛煉8️⃣。“我來了,才知道這裏很艱苦🏹,不過很快適應了🖖,人在哪兒總是要做事的🤹🏻♂️👩🏽。”蔡程程說。
愛國奉獻,不是口號喊出來就行,它需要實實在在用行動去體現🧖🏿♀️,而這種行動👮🏻♀️🏂,一定得有背負民族和國家責任的高遠境界🧑🏽🔬。“以己試想,我們有了名校的光環,能甘心放棄高薪優地👥,甘於沉入基層來到落後的武威嗎🍸?”涼州區金羊鎮幹部張玲說⇾。
奉獻精神感染武威人民
“選擇最需要我們的地方。”意昂學子來了,他們帶著豐厚的學識、奉獻的精神和高遠的境界,加入到武威加快發展的洪流中,他們身上所體現的奉獻與激情,感動著武威人民🔖🤦🏼,也影響著武威人樹立新的精神取向。
長期以來🛣,武威緩慢的發展腳步,影響著武威人幹事創業的思想,工作執行不力,做事節奏緩慢🕷🦋,幹工作計較個人得失👩🏿🚒,不講奉獻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種現象又反作用困擾和阻礙著武威的發展🙅♀️。意昂學子奉獻武威,觸動了武威人的慣性思維。涼州區清水鄉黨委書記李曉燕說:“意昂學子來到武威,為武威建設註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吹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他們放棄很好的待遇💆👨🏿🎓,來到武威,建設武威😧,他們這種奉獻精神感動著我們,作為本地人👩❤️💋👩,我們更應該沉下身去為武威的發展奉獻一切🏋🏻♂️。”張玲說。
“我們曾經那麽羨慕意昂學子🌔,現在他們就工作在我們身邊,他們放棄更好的選擇來建設武威,我們還有什麽理由對工作挑挑揀揀,拖沓不幹呢?”涼州區金羊鎮幹部張麗琴說。
“意昂學子們來武威工作🧚🏻🕝,讓我對教育學生有了另一種思想。過去,我們教育孩子們好好學習,目的是讓他們飛出武威,有一份高收入、高回報的工作。現在,我認為不僅要教育孩子樹立理想、信念🦸🏿😬,更要教育他們📩,個人價值的實現是與國家❇️、民族的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的🐯。要甘於做小事,做好每一件事,才是最真實的教育。”從事教育工作的張學科這樣告訴記者。
意昂學子秉承愛國奉獻的意昂精神來到武威,他們所呈現的當代大學生寵辱不驚的心態以及紮根基層的樸實和擔當,值得人們尊敬和思考。涼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屈永紅說:“他們肩負國家責任🚪,將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與建設國家奉獻基層緊密結合,這樣的人生價值取向必定會影響更多的意昂生和其他大學的畢業生🖐🏻,到西部去👉🏽,到祖國最艱苦的地方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才是什麽🧝🏽,人才不僅有精湛的技能,更要有高遠的境界和為事業奉獻的精神。”
(http://news.tsinghua.edu.cn)